高多层PCB电路板是指层数超过8层的PCB电路板,它们通常需要使用盲/埋孔技术来实现高密度、高速度、高性能的设计要求。盲/埋孔技术是指在PCB电路板中打出一些不贯通整个板子的过孔,用来连接不同层之间的走线。盲/埋孔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内层空间,减少外层走线,增加布线密度,缩小板面尺寸,降低成本,同时也可以减少过孔数量,降低分布参数,改善信号完整性,提升阻抗匹配,适用于高速、高频、差分信号等场合。
盲/埋孔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,但也有很多工艺难点,需要工程师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- 盲/埋孔类型:根据盲/埋孔的位置和连接方式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- 盲孔:将PCB的最外层电路与邻近内层以电镀孔连接,因为看不到对面,所以称为「盲通」。例如有4层板,需要将上面的1、2层板打通一个孔,这就是盲孔。
- 埋孔:只连接内层之间的走线的过孔类型,所以是从PCB表面是看不出来的。一般在手机、PDA板上用的比较多。例如有4层板的情况下,将中间的2、3层板打通一个孔,并不涉及第1层与第4层板,就是埋孔。
- 通孔:将PCB的最外层电路与最内层电路以电镀孔连接,贯通整个板子。这是最常见的过孔类型。
- 微过孔:直径小于0.15mm的过孔,一般用激光钻孔技术实现。
- 填充过孔:在过孔中填充树脂或导电材料,以防止绿油或焊锡渗入过孔造成短路或虚焊。
- 盲/埋孔制作方法:根据盲/埋孔的直径和深度,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制作方法:
- 激光钻孔:利用激光热量将板材气化或溶掉成孔,适用于直径小于0.15mm的微过孔或盲孔。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钻孔的深度要恰到好处,不可过深或过浅,并且需要在盲孔位蚀出跟完成孔径等大的Cu Clearance。激光钻孔还需要在L2/LN-1层加上定位标记,并且使用LDI制作菲林。
- 机械钻孔:利用机械钻头将板材钻出成孔,适用于直径大于0.2mm的通孔或盲/埋孔。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钻孔的精度和质量,并且需要在个别电路层的时候就执行钻孔,先局部黏合内层之后还得先电镀处理,最后才能全部黏合,比原来的「通孔」及「盲孔」更费工夫,所以价钱也最贵。
- 序列层压法:利用多次压板的方法,将不同层之间的盲/埋孔依次制作出来,适用于层数高、盲/埋孔多的高多层PCB电路板。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压板的顺序和参数,并且需要在压板前用树脂将埋孔预先塞住,以防止树脂影响压板厚度。
- 盲/埋孔电镀方法:根据盲/埋孔的类型和位置,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电镀方法:
- 整板电镀:将整个PCB板面进行电镀,适用于外层线路线宽大于6mil,且通孔板厚小于80mil时,在盲孔电镀中外层板面可整板电镀。
- 贴膜曝点电镀:在PCB板面贴上干膜,只曝光需要电镀的过孔位置,适用于外层线路线宽小于6mil,或通孔板厚大于80mil时,在盲孔电镀中外层板面需贴膜保护板面;或当埋孔面的线宽小于4mil时,埋孔板面需贴膜曝点。
- 直接电镀:不经过贴膜曝点的过程,直接对PCB板面进行电镀,适用于当埋孔面的线宽大于4mil时,埋孔板面直接板电镀。
以上就是我对高多层PCB电路板难点盲/埋孔的工艺难点工程师设计讲解的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如果您需要更多的帮助,您可以回复以下的建议。